banner

關於我們

道風

太虛大師:中國佛教特質在於禪
宗密大師說:「三乘學人欲求聖道必須修禪, 離此無門、離此無路。」

禪風

以禪宗之參話頭和永嘉禪法為主
期能頓悟自心本來清淨、即心即佛

分道場介紹

佛藏山慈光寺 → 禪教融合

台中市太平區一座古樸的山林小廟
老拙的殿宇潛蘊著滿滿的熱情
恪遵《俱舍論》:「教證住世 是名正法住世」的警訓
以「經教」導引「實修」
以「生死大事」為念
山門掛起了「慈光禪學院」與「慈光禪學研究所」的木匾
因為有法教 有禪修  以及不忍盛教衰的使命
慈光寺 找到了「佛」水源頭

其他各地聯絡處:
文殊院 02-23583357
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301號B1

龍泉寺 03-5229215
新竹市東區寶山路188巷2號

佛藏山彰化講堂 04-7292308
彰化市中山路二段870號

龍善寺 049-2770504
南投縣水里鄉鉅工村二坪路18巷2號

最新消息

2024年佛藏山中元法會

2024年千僧育僧東南亞供僧法會

各地研討班

設有禪宗看心班、勝道四法班、大悲心起班,歡迎報名參加

-洽詢電話:04-23923364

網路研討班

禪宗看心班、勝道四法研討班、大悲心起,歡迎報名參加

認識惠空和尚

和尚小傳

  • 課堂上 縱橫法海 陶然自得
  • 禪凳上 惺惺寂寂 凝神參究
  • 任事擘劃 洞燭機先 思辨明利

惠空和尚西元1957年出生於台灣屏東市。於大學期間接觸佛法並擔任師大佛學社社長。1983年披剃於三峽智諭長老座下,時於中華學術院佛研所就學三年。

惠空和尚長期投入僧伽教育及青年學佛工作,1987年出任圓光佛學院及佛研所教務長。此後陸續在多所佛學院、佛研所授課,並創辦慈光禪學院。現任台中太平慈光寺住持、慈光禪學院院長,曾任:廈門南普陀佛學院研究生導師、廣東南華寺曹溪佛學院研究生導師、雲居山真如禪寺教授禪宗、江西寶峰佛學院俱舍論、中論講座、武昌女眾佛學院院任教中論、淨覺僧伽大學研究所教師。

惠空和尚長於經論解讀,如成唯識論、俱舍論、瑜伽師地論、中論、楞嚴經、攝大乘論、大乘起信論等,皆能自學並宣講。又以佛法住世不離教、證,創辦慈光禪學院,以各宗禪觀理論導正禪修知見。

惠空和尚自修禪宗永嘉禪法40年,並帶領大眾用功。永嘉大師為六祖弟子,融天台禪法於一爐,後期禪宗看心與默照禪,即與永嘉禪法相通脈衍。除永嘉禪法,亦大力讚揚參話頭,以高峰禪要、大慧語錄等為指南,並以教理剖析參話頭參疑之作用。

惠空和尚長年帶領慈光禪學院聞熏各宗經論禪觀,並每年春季21日、冬季49日領眾禪七。亦於海內外發表三系列專著與論文:

1.道次第思想:如《般若道次第》中四篇:《勝道四法》、《生天見佛》、《大悲心起》、《成佛大道》。

2.禪觀思想:如《禪宗心要》、《禪宗看心》、《禪法要用》、《十二緣起禪觀體系》,並十餘篇禪觀論文。

3.僧伽制度:《台灣佛教發展脈絡與展望》、《僧伽制度論》中部分篇章,及有關僧伽制度多篇論文。

一切為佛教

惠空和尚深受中國佛教的孕育,切切領會中國佛教的浩博淵宏,與契合於中國人民的根性。
在漢傳佛教隱微之際,如何使漢傳佛教的智慧重光,令中國佛子有所依慰,成為惠空和尚心心繫念的使命。

對此,和尚提出三大理念:

  • 僧伽教育:培養佛教內部人才,以期佛法長久住世
  • 青年學佛運動:厚植佛教的生命力,開發佛教的人力資源
  • 為漢傳佛教的茁壯,耕耘於最滋美的土壤

佛藏山禪修

永嘉禪

「一月普現一切水,一切水月一月攝。諸佛法身入我性,我性同共如來合。」《永嘉證道歌》

永嘉禪法是永嘉玄覺禪師在《禪宗永嘉集》中,教導後學修行的方法。

其特色,就在於以「止觀」的理路,來說明禪宗的修悟方法 ──這在禪宗的典籍中是絕然少見的。

永嘉禪法自淺而深的次第,及清晰的理路,對於現今宗師隱沒的時代而言,正好可以彌補此一缺憾。

這也是惠空和尚提倡永嘉禪法在時代意義上的考量。

參話頭

參話頭是禪宗最具代表性的法門,自大慧宗皋禪師大力提倡以來,幾乎成為禪宗的代名詞。

千年來,在話頭下參悟的祖師不計其數;而由於祖師的親身履踐,也使參話頭這一法,淬礪得更加善巧與精緻。

參話頭廣受中國佛子歡迎的原因,在於它的入手處極為簡易,但卻開悟速捷,只要靠住一個話頭,起疑情、參到底,就可以了脫生死。

可惜宗師隱沒之後,參話頭的運心方法沒有完全傳承下來,致使佛弟子或眩惑於祖師的機鋒、公案、家風,而成為口頭禪;或鄙於宗門知見渾沌的流弊,而棄如蔽屣。其實在祖師語錄中,保留了非常多實際用功的資料可供我們重新去認識它,惠空和尚從祖師語錄中認識到參話頭的殊勝及運心方法,並選擇它作為佛藏僧團的主要修持法門,也希望介紹給大家一同來薰修。

禪七

慈光寺禪七為慈光禪學院課程之一,以禪宗參話頭及永嘉禪法為用功方法,以“無心靈知”與“禪教融合”為禪修理念:

1. 無心靈知:“無心”謂心念所取的六塵境界虛妄不實,故妄取的念無有。然此無念非如木石無心,而是以一能知之心,離開虛妄所緣境,轉成清淨的本心或覺性,此知此心謂之“靈知”,也叫“正知”。這一“無心靈知”的禪觀理路,為禪宗直觀心性本質,法融、惠能、永嘉、宗密、延壽、圓悟、正覺等諸大禪師, 皆以此為本源一路。故“無心靈知”既通永嘉之“忘塵息念”, 亦可說即是參話頭參究向上之基本理路。

2. 禪教融合:透過對禪觀理論之慧解,著重對法門實際運心之特質解析與次第進入引導,注重學理化與次第化,將實際禪觀法門與經教理論會通。

惠空法師長年於各佛學院從事僧伽教育,特別關注各宗禪觀理論,並提倡禪宗法門的用功。關於參話頭及永嘉禪法的解說, 有《高峰禪要》、《永嘉集》之DVD

出版流通。為幫助打七者正確使用方法用功,禪七期間設有禪法教學。教學內容除次第解說永嘉禪法及參話頭的法門具體操作外,還包括禪修基本觀念、佛教禪觀理論等,輔助精進用功。

慈光寺每年舉辦10 期禪七,開放四眾弟子參加:過年前打七個七,於農曆11 月初起七;過年後打三個七,於元宵節後起七。因大陸自由行開放,兩岸交流來往手續愈趨簡便,歡迎四眾弟子事先報名,可參加全程或單期、數期。

佛藏山法音

般若道次第系列



勝道四法

《般若道次第》第一篇,人乘思想。

從佛門常語「人身難得,佛法難聞」分兩部分述明:
一者,聞佛法:以勝道四法--親近善知識、聞、思、修,說明吾人修學佛法之儀則與態度。

二者,得人身:以三皈五戒、深信業果與懺悔業障,建立善惡因果知見,切實履踐,能免惡道。

佛出世間,人中修道殊勝,當珍惜學法。

生天見佛

《般若道次第》第二篇,天乘思想。

佛弟子死後多半生天,然而生天之說,傳說中多有無知,由無知而誤解。

本書說明天乘教法及其在佛道中之位置,並抉擇以往生天上兜率淨土,見彌勒佛親近善知識聞法,為成佛安樂之道。

大悲心起

《般若道次第》第三篇,菩薩行起點。
大悲心即菩提心,由人天轉入菩薩行,為菩薩道起點。
先論
1.出離心
2.禪定
3.二乘,而後進入主體思想
4.菩提心
5.大悲心
6.六度四攝

成佛大道(上、下)

《般若道次第》第四篇,菩薩乘思想。

依《大般若經》、《大智度論》等般若經論,以“二道三地”,架構般若經論成佛道次第。

二道謂道體—般若道,和道相—方便道;三地謂地前、登地及地上。

道相:六度萬行,以三種六度詮三地道相。道體:般若淺深,以三種二諦述三地道體。二道貫攝三地,開展成佛之途,實由大乘無相禪觀所開展之淺深般若,始由小空、中空、平等性,終至觀成化物。

禪宗/禪觀系列



禪宗看心

《禪宗看心》由佛藏山慈光禪學院院長惠空法師著述,解析禪宗法門,從中了解禪宗參話頭用功理論。

《禪宗看心》簡介:禪宗以看心而明心,利根者直下見性,鈍根者須法門漸修。

本篇從漸修立場,明禪宗看心所緣境,為意識心中無明行相──“不會”與“黑漆桶”,並以“不會”與“漆桶”之所緣境轉換過程,建立禪宗法門修證次第。

再從能緣、所緣相待立場,將禪宗二大體系法門交合於一爐,所謂:側重所緣邊之“不會”、“漆桶”、“牧牛圖”、“參話頭”;側重能緣邊之“靈知”、“體究”、“默照禪”、“永嘉禪”,本質一體。

禪觀思想與法門運心

收錄慈光寺2011年兩屆禪七中,惠空法師講授的禪法課程。

其中有對於禪觀思想的總論,也有禪定境界的檢查,及永嘉禪與參話頭具體運心的方法,都是比較實用的禪觀理論。

惠空法師禪法開示

惠空法師對於禪法重要觀念或常見問題的講說。

惠空法師禪修問答

概述禪法幾個核心要義,有助於禪法初步認識。

六祖壇經

六祖惠能大師為中國禪宗史上開創性宗師,其所述《壇經》,奠立了禪宗宗派根本思想,也是禪宗“禪教融合”之先驅。

永嘉集

六祖弟子永嘉大師,教導後學用功之方法。其惺惺寂寂看心之法,實為南宋默照禪原型,明末四大師更推崇為“千古獨見,用心神符”。

高峰禪要

高峰禪師為宋末元初之一代宗師,所述禪要從初心下手到修證過程諸般境界,直到開悟行相,都非常詳盡。實是參話頭法門絕佳指南、是禪宗的摩尼寶珠。

禪源諸詮集都序

《禪源諸詮集都序》為禪教融合之代表著作,由唐朝宗密大師所撰。

內容要點有四:
一、禪教和會。
二、三宗和會。
三、頓漸和會。
四、 迷悟始終:引用《起信論》三細六粗,開展迷悟各十重之修證次第。

十二緣起禪觀體系

惠空法師取十二緣起生死流轉與涅槃還滅之覺迷轉換,為大小乘禪觀 之總綱。

以十二支淺深次第,含攝整體佛教修行法門,解析各支法 相,一一比配對應法門支特質,令知各宗法門定位與特質。

一切法門依法相安立

繼“法門依經”之後,更深入剖析法門所依之法相,從根本法相解析法門差異。

各宗經論系列



心經略講

心經260字,總攝般若經諸部要義,詮釋般若“八不中道”思想。惠空法師從總別、體相用義門,略釋要旨,便於大家誦持之際,隨文觀義。

中論

般若中觀宗最重要論典,龍樹菩薩,號為大乘行者必讀之論。

全論27品,四百多頌,以“八不”顯中道義。

惠空法師以“破、轉、即”總攝全論思想:
1.破:以三假—因成假、相續假、相待假,破執入空之觀行。
2.轉:從“次第轉深”明空、假、中淺深般若。
3.即:以“世間即涅槃”顯空有相即雙照。

圓覺經

如來藏代表性專述禪觀之經典。

以十二位菩薩與佛的十二個問答,分 為十二章,廣明上、中、下三根修證。

此三根修證是中國佛教禪觀思想之主流結構,且符合今日次第性、理論性之學習要求。

大乘起信論

為如來藏宗最代表性論典,馬鳴菩薩造。

以“一心開二門”,開展無明流轉“三細六粗”,與涅槃還滅之“本覺、始覺、究竟覺”思想,並開展菩薩道次第修證。

其他系列



惠空法師甘露法語

布施是所有一切有情安樂的泉源………

惠空雜記

從惠空法師日常行事中,略窺僧人修道生活之點滴。

梁皇大義

《梁皇寶懺》是中國千古靈驗之懺儀,惠空法師將之做一思想綱領之提攝分析,以助於廣大信眾禮拜《梁皇寶懺》時信受得益。

並於解析梁皇要義前,將懺悔理論做更符合佛法、符合大眾思惟的分析,讓大眾在思惟邏輯和心理上都能信受的前提下,透過接受懺悔理論,建立對懺悔法門的信心,進而實踐懺悔而受益。

聞思課程

  • 課程項目

  • 聯絡方式

  • 勝道四法研討班-般若道次第1
  • Mail
  • 生天見佛研討班-般若道次第2
  • Mail
  • 大悲心起研討班-般若道次第3
  • Mail
  • 禪宗看心研討班
  • Mail
  • 基礎禪坐班-20人以上開班
  • Mail

僧伽培育

了解更多

慈光禪學院

慈光禪學院創辦於1996 年。院長惠空法師,秉持《俱舍論》“教、證住世,名為正法住世”之理念,舉出戒律、教理、禪修三者為道法內涵:
1. 以戒律居道法外圈,做為攝持僧團、清淨身器之用。
2. 以教理確立知見,深入經義禪理。
3. 以禪修為核心,開發心性智慧,養成佛教實修人才。

而弘法、文教等利他事業,則是於三者行有餘力之後,隨緣隨份而為。
慈光禪學院課程分為三部分:
一、以“律儀清規”預備修道功夫:戒為三學之首,禪觀中都有清淨身器之預備功夫,中國佛教僧團更宿以清規為千年常軌,故以律儀做為學程前置之重要課程。
二、以“禪教融合”相應佛法本質:將南北傳各經論禪觀作綜合比對,開設各種禪修理論課程。
三、以“無心靈知”契入慧觀開發:熏修禪宗永嘉禪法及參話頭法門,每年舉辦10 期禪七。

禪宗及禪觀思想,是中國佛教最重要的核心價值,兩岸雖都有涉及,但慈光禪學院特別側重發揚,故有值得兩岸佛教青年學習空間。目前,台灣方面已開放大陸出家、在家佛教青年來台就讀佛學院。相應於21
世紀社會急遽變遷、國際化等外在客觀因素,及中國佛教、東南亞佛教、印度佛教等佛教三大區塊發展。慈光禪學院傳承中國佛教大乘禪觀,面向台灣、大陸及海外招收出家、在家佛教青年。報名簡章備索!

了解更多

東南亞育僧供僧

供養國家(Country):
越南(Vietnam)、柬埔寨(Cambodia)、寮國(Laos)、斯里蘭卡(Sri Lanka)、緬甸(Myanmar)

A.欲報七世父母乳哺恩:當須十方眾僧威神力
佛陀為令眾生廣植福田、救濟七世父母,藉目犍連尊者因緣宣講盂蘭盆供僧教法。
此東南亞育僧供僧,本著供僧心情,同時支持僧伽教育,既供養其色身,也供養其慧命。
希望十方佛子以歡喜讚歎、推崇供僧功德之心,共同擁護此育僧供僧法會。

B.供僧法會:約於每年3月起開始籌辦,8月初至9月分次舉行,除供養金、供養齋、供養品及結夏道場護夏金外,供僧餘款供養東南亞道場做為僧眾教育之用,以辦有僧伽教育之道場優先供養。
隨喜參與供僧法會者,由東南亞應供僧眾,代為將功德迴向父母親友消災植福、亡親往生拔薦。

C.主辦及協辦單位
主辦:太平慈光寺:台中市太平區坪林路50號
協辦:內湖恆光禪寺、台北文殊院、基隆海會寺、台南正覺寺、高雄覺元寺、烏日善光寺、台中普聞功德會、秀水寶灝禪寺、台北通法寺、國姓東方淨苑 、水里龍善寺、新竹龍泉寺

電話:04-23923364
傳真:04-23928497
護持:郵政劃撥帳號:13538858
戶名:周稚(惠空法師) (請註明:東南亞供僧)

聯絡我們

  • 佛藏山慈光寺
  • 地址:
    台中市太平區坪林路50號
  • 電話:
    04-2392-3364
  • 營業時間:
    週一~週日 8:30~17:00
  • 佛藏山文殊院
  • 地址:
   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301號B1
  • 電話:
    02-23583357
  • 營業時間:
    週一~週日 9:00~20:00
  • 佛藏山龍泉寺
  • 地址:
    新竹市東區寶山路188巷2號
  • 電話:
    03-5229215
  • 營業時間:
    週一~週日 8:30~17:00
  • 佛藏山龍善寺
  • 地址:
    南投縣水里鄉鉅工村二坪路18巷2號
  • 電話:
    04-92770504
  • 營業時間:
    週一~週日 8:30~17:00
  • 佛藏山彰化講堂
  • 地址:
    彰化市中山路二段870號
  • 電話:
    04-7292308
  • 營業時間:
    週一~週日 9:00~17:00